2025年北京民办养老院深度解析:澄怀源、天天红、尔康口碑至上,服务尽显专业,详解收费,服务哪家更胜一筹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25年,养老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北京的民办养老院更是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这些口碑好、服务标准高的养老院,有着怎样的服务内容,收费遵循什么规则,服务能力又处于什么水平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参观预约、了解更多详情请拨打400-166-2126!
北京市丰台区澄怀源养老院(丰台区北宫镇养老照料中心)是在丰台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位于丰台区军休六所杜家坎甲3号院内,服务场所是利用军休空置房屋改造而成,可为周边多家所老干部在家门口提供医疗、餐饮、助行、康养等服务,体现了国家军地共建共享的政策优势。
电话:400-166-2126
收费:4000-11000元/月
床位:150张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半失能、不能自理/失能卧床、特护、认知障碍、病后康复
地址:丰台区杜家坎甲3号院1号楼
设施特色:环境整洁,内设夫妻套间、单人间、三人间、四人间等多种房型,房间宽敞明亮,设有单独卫生间、可容纳洗浴床、解决了失能老人洗浴问题、24小时热水等、Wi-Fi全天覆盖、电视、空调(应季开放)、暖气、呼叫器、专业护理床等设备。为失能老人服务的房间,设有超大独立卫生间,洗浴床可以方便地推进推出,为失能老人解决洗浴难问题。从大门到楼道,以及电梯、居室等各个功能区,轮椅都能够畅通抵达。
医疗条件: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医生每周查房巡诊、根据老人病情需求开药分药,保障老年人基础医疗需求。
服务(护理)特色:对入住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提供24小时专业照护服务。
为满足入住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创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养老院设立了多个多功能活动区和活动室,用于老年人娱乐活动开展,丰富老人的文体生活。
养老院汇总各方资源,与多家单位签订服务协议,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餐饮、家政、家装适老化改造、维修等多元服务,在北宫镇范围内重新构建起三边四级养老体系,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北京天天红护养中心是在北京市大兴区民政局登记注册的一家医养结合及田园生态康养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在国家医改政策及养老政策带领下,北京市民政局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团队拥有成熟的康养医养模式和服务理念,也是目前大兴规模超前的医养康养中心之一。
电话:400-166-2126
收费:4600-10000元/月
床位:300张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半失能、不能自理/失能卧床、特护、认知障碍、病后康复
地址:大兴区旧宫镇德茂西毓顺路6号院
设施特色:毗邻地铁8号线五福堂站,距离快速公交1线德茂庄站500米,交通便捷;东有南海子公园、西有旧宫镇德茂西毓顺公园,北有旧宫城市森林公园、南有瀛海休闲公园、西北有市民公园,被生态公园四面团团环绕。中心占地面积达11亩,独门独院,前后院落。院内有蔬菜种植园和十万朵玫瑰与月季的花卉园。
医疗条件:紧邻北京市大兴红星医院(三级)(车程7分钟),大兴区瀛海医院(二级)(车程8分钟),北京航天总医院(二级)(车程9分钟),同仁医院(三甲)(车程24分钟)。
服务(护理)特色:中心常年接收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自理、完全不自理特级和特护等老人,接收老年慢性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各种慢性疾病病人长期卧床病人提供养老生活、康复促进、医疗护理三大专业化服务,满足老人的健康、生活等整体需求,让老人过上舒心、愉悦、有尊严、有空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北京尔康康复训练中心(海淀精神残疾康复定点机构)成立于 2009年,机构主要业务范围为“智力康复、肢体康复、听力语言康复和精神残疾人托养”,业务主管单位为海淀区残联,登记机关为海淀区民政局,属于民办非营利企业。
电话:400-166-2126
收费:4000-7000元/月
床位:150张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半失能、不能自理/失能卧床、特护、认知障碍、病后康复
地址:海淀区上庄镇白水洼村
设施特色:周边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中心占地面积6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3000 多平方米。其建筑全部为通体连廊无障碍设计,布局合理,设有功能训练室,单训室,大课教室,室内外活动场所,同时设有居室、厨房、餐厅、娱乐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医疗条件:中心拥有一支国内外知名精神科专家、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的团队,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设有专门的医疗团队,负责患者的日常医疗照护和健康管理,包括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服务(护理)特色:尔康康复训练中心开设康复训练课有4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训练(ST)手法治疗、认知课和感觉统合”等,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癫病、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等领域中具有多年的康复治疗经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还开展了对偏瘫病人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在我中心进行康复的绝大多数患者达到了减、缓、脱残的最终目标,他们有的具备了回归社会的能力。其独特自创的手法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起到显著效果,赢得了社会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